每天1000字
昨天意外发现了一个存在已久的网站:简书(是不是火星了……)。乍看之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提供博客托管的平台,因为的确是清爽的界面和突出内容的排版。里面内容倒还丰富,从心灵鸡汤到翻墙科普应有尽有。然后我就看到了"每天写作 1000 字"。 ...
继续阅读周期的补足
在知乎上看到头像是猫咪,性别不明的社科大神,听说 Ta 处女作杀青,于是赶紧拜读。 开始以为又是一本讲述王朝轮回,盛衰有常并以繁杂的史学资料佐证的"史学著作"。这形式已成惯用套路,自从上世纪一派西方学者开始研究我朝历史并吸引大众眼球之后,各种着眼于单一的朝代——如清、明、唐等此类盛世百年却又倾塌于旦夕的典例的学者便在一本本的书中重复着貌离神合的道理。甚至于现代,从清朝末年到当代的《中国近代史》,也在这一"中国近代"的时间段内,重复着刀光血影、尔虞我诈,用人物说历史,于是落入史家的圈套。此书不同,着眼全局,纵观二千余年历史,用数学模型(虽然这模型仍有完善的余地)分析数字的关系,然后由此推出了一个崭新的结论,对"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句给出了新解。 ...
继续阅读大恐慌
乾隆年间,发生了一场起于社会底层但迅速蔓延到全国的大恐慌,无数人民、官僚卷入其中,几个月内,全国上下无人不知这场动摇国本的大危机。乾隆催动国家机器疯狂寻找慌乱的源头,但案件丝毫没有头绪。就在皇帝和大臣们手足无措时,这恐慌竟又自己消失了。 ...
继续阅读逃出样板戏的枷锁,落入抗日神剧的窠臼——《智取威虎山》
一个香港导演翻拍的具有严重意识形态倾向的电影,到底可以做到何种程度,在电影首映前,是没有答案的。《智取威虎山》出自《林海雪原》, 文革时的红色经典,被宣传部的江青拿来用作"样板戏"的榜样。 ...
继续阅读